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2020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上,再次发出“大力弘扬黄河文化”的号召。

黄河博物馆合照
为响应团省委号召,进一步了解黄河文化,挖掘其时代价值,为黄河文化的发扬光大尽一份自己的力量。现代服务学院“黄河寻根,逐梦青春”寒假社会实践队(郑州队)八名同学在段会利老师的带领下到郑州多所博物馆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实地调研活动。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分为8个小分队,分别开展线上和线下实践活动,预计活动时间为一个月。

河南博物院合照
实践开始前,同学们多次通过线上会议的形式商讨实践过程的行程安排,提前从网络上了解博物馆在特殊时期的预约入馆方式,保证正式调研时工作的顺利进行。同学们还在老师的帮助下提前与博物馆讲解员取得联系,准备好了需要调研的问题,充分做好前期工作准备。
活动内容一:黄河博物馆
黄河博物馆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座以河流为专题内容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馆内丰富的影视图片资料、珍贵的历史文献、文物标本、形象生动的解说,让大家对治理黄河这70多年的光辉历程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大家依次参观了流域地理、民族摇篮、千秋治河、治河新篇、和谐之路等展厅,共同学习中华民族在与黄河水患的斗争中展现的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重温了我们党治黄事业的辉煌成就。
大家依次参观了流域地理、民族摇篮、千秋治河、治河新篇、和谐之路等展厅,共同学习中华民族在与黄河水患的斗争中展现的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重温了我们党治黄事业的辉煌成就。
活动内容二: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创建于1927年,是我国成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现有馆藏文物17万余件(套),尤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玉器及石刻最具特色。精品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价值大,是见证中华文明发展轨迹,展示中国历史发展脉络的文化艺术宝库。
参观完河南博物院,感觉到咱们河南厚重的文化氛围。从上古时期起,地处黄河流域的河南省就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境内有四个,有此得天独厚的条件,就藏品而言,河南博物院国宝级藏品之多之大,不愧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
在这里见到了被称为“中华第一笛”的贾湖骨笛,“中华第一剑”玉柄铁剑,莲鹤方壶,杜岭方鼎,云纹铜禁,武则天金简,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等件件稀世国宝,令我们叹为观止。
掩埋在岁月里的古文明,尘封在时光里的古文化,却没有被人们所遗忘,反而在时代的洗涤下越来越光华,这些都是博物院的使命,同时也是博物院的荣耀。
通过本次实地调研活动,同学们对黄河文化、文旅产品、河南历史等有了更全面的了解。黄河文化不同于其他非物质遗产文明,它是中华文明、红色文化、民俗生态文化等的集合。通过深入研究,探索以黄河文化和博物馆融合的记忆黄河之美、以黄河文化和生活融合的民生黄河之美、以黄河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时代黄河之美,小组成员希望实现黄河文化的育人体系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重点!!!
实践活动并未结束,
网络调研和志愿服务等活动还在继续,
大家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