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现代服务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在参与“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优异,获得了来自各个地方的高度认可,并收到了诚挚的感谢信。信中赞扬了同学们在实践中的无私奉献和卓越表现,充分肯定了他们为当地教育、文化宣传及环境整治等工作作出的积极贡献。同学们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与青春风采,为志愿服务注入了新鲜活力。此次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锻炼与成长,更是一次生动的思政教育。下面,让我们看一下部分同学的社会实践感受以及感谢信。
23级空中乘务五班苗佳怡:2025年1月10日-25日,我在洛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三大队进行了为期15天的寒假社会实践。在此期间,我跟随民警,协助民警调解当事人纠纷,帮助整理档案,引领老年、残疾等行动不便的当事人了解办事流程。在实践中,我学习到了许多关于安全驾驶的知识,也了解了遇到车祸之后的办事流程。在看到了许多经历过车祸后当事人的惨状,我也将时刻按照交通法规行驶牢牢铭记于心。此次社会实践提升了我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也让我更加敬畏交通法规,提升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24级空中乘务四班王雨晴:在寒假社会实践中,我参与了小学的志愿者活动。辅导时,孩子们拿着寒假作业,问题层出不穷。遇到复杂的数学题,我一步步拆解,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讲解;碰上写作犯难的孩子,我启发他们回忆生活趣事。看着他们从迷茫到恍然大悟,我满心欢喜。我们一起打扫卫生时,我和伙伴们分工明确,清扫街道、擦拭公共设施。一开始又累又脏,但看到社区环境变得整洁,成就感油然而生。以及和小朋友们的心理健康指导和开导一起聊天之类的。这次实践,我在付出中学会担当,在帮助他人中收获快乐,更懂得生活的美好源于每个人的点滴付出,微小行动也能汇聚强大力量。

24级婚庆服务与管理一班郭新苗:我在参与了“禁放烟花爆竹,共建绿色家园”的志愿服务活动后,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收获颇丰。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共建美好家园的重要性,以及我们每个人在环保事业中所扮演的角色。烟花爆竹,这是我国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中的常客,曾长时间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然而,随着时代的演变,其带来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燃放烟花爆竹不仅会污染空气、制造噪音,还可能引发火灾等严重事故,甚至对老人、儿童及特殊人群的身心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在当今社会,呼吁禁放烟花爆竹显得愈发必要。综上所述,禁放烟花爆竹活动不仅关乎环保,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我深感荣幸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并将在未来的日子里,持续推广这一倡议,为社会的美好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实践里,同学们用脚步丈量社会,用双手传递温暖,为这个寒假赋予别样意义。本次活动不仅让他们在社区服务、文化调研、企业实习等多样实践中,收获了知识技能,更在一次次与现实的碰撞中,明确了责任担当。这些宝贵经历,将化作前行的动力,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持续关注社会,学以致用,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社会建设,用青春续写奉献篇章,在时代浪潮里扬起理想风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