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习近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1-04-25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摘 要] 习近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崭新阶段,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治国理政,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对国内外重大挑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精神力量。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一贯继承、弘扬、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治国理政、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对国内外重大挑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崭新阶段,有力凝聚了民族精神,得到全世界中华儿女高度认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有力增强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习近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升华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使其成为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老根”,为世界上所有华人提供了“精神家园”,使之找到了自己的“基因”所在,有力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一个人有自己的基因,一个家族有自己家族的基因,一个民族有本民族的基因。习近平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21世纪的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进步一日千里,各种思潮汹涌澎湃,各种学说潮起潮落。此时此刻,人们更需要自己的精神寄托和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强调“民为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患寡而患不均”等。习近平认为:“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生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因此,习近平站在21世纪的时代高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出发,高屋建瓴,气贯长虹,深刻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关系与生命力、影响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新的判断、新的概括和新的定义,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习近平认为,中国共产党提倡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这样,就把古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下子打通了、联通了、畅通了,将它们贯通在一起、联结在一起、融合在一起,使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得以世代传承,永葆其青春活力和时代魅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血脉”。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从《竹书纪年》《尚书》《论语》《道德经》到二十四史,从孔子、孟子、老子、孙子、墨子、韩非子到文学、史学、哲学、经学、医学等,从“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到“神农尝百草”“仓颉造字”,从精卫填海、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到嫦娥奔月、愚公移山、天人合一,都属于中华文化的范畴。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希腊等文明古国中,有的衰弱了,有的落后了,有的断代了,有的消亡了,唯有中华民族一直延续着创造着五千多年有文字记载的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一直延续着创造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中华文化把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密团结在一起,紧紧凝聚在一起,共存共荣,共同发展。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中国能够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文明古国持久发展,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包容性的中华文化功不可没。习近平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现在,无论是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还是全世界的华人华侨,都充分认同中华文化这一“民族文化血脉”。孔子及其学说,不仅得到海峡两岸的充分认同,而且得到全世界华人华侨的充分认同。完全有理由认为,中华文化的“民族文化血脉”作用,不仅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必然在实现祖国统一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习近平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古人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等,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命脉”的具体体现。有了这种“精神命脉”的传承与延续,在民族危机到来时,就可以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就能够“杀身成仁”,“视死如归”,“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在14年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一批抗日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日联军“八女投江”女战士、上海“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以身殉国的杰出代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有了这种“精神命脉”的发扬光大,中国改革开放后,就能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中华民族“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大踏步赶上世界发展潮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习近平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将中华文化确定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中华文化贯通古今,既承载历史、承接历史、传承历史,又连接现实、服务现实、指导现实、开拓未来。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历史智慧、汲取政治智慧,延续、发展中华民族“精神命脉”,作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习近平要求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强调“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述问题,启迪思维,贯通古今,为治国理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有力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历史智慧和政治智慧,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说明问题,解疑释惑,阐述理念,推动发展,使人们从中得到启发和启迪,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一个突出特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在美国演讲时曾说:“上世纪60年代末,我才十几岁,就从北京到中国陕西省延安市一个叫梁家河的小村子,我到那儿去当了农民,在那里度过了7年的时光。我很期盼的一件事是什么呢,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今后能够经常吃肉。但是这个心愿在当时是难以实现的。”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赋予“小康”科学内涵和时代内容:“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800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作中国式的现代化。”。从此,小康社会作为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生活殷实、人民安居乐业和综合国力强盛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社会发展阶段。2013年习近平向国际社会宣布,中国未来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从古人向往“小康”到邓小平提出“奔小康”,从“建设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既继承前人,又不断创新,引领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方向。为此,他提出“精准扶贫”,把“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指标”,使愈来愈多处于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的“弱势群体”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天理,接地气,得人心,促发展,提升党的民望,凝聚全民共识,是习近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的重大贡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改革创新精神,全力以赴,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习近平曾引用《诗经》“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商汤《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改革创新理念,说明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勇于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实地考察,“解剖麻雀”,集思广益,总结经验,主持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决定,确定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深化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凝聚全民族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理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习近平多次引用法家经典“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强调依法治国重要性。他引用中华传统文化阐述执法之道:“首先,领导干部要懂法,‘为官之义在于明法’。知道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明’也是让自己懂法,在内心拉一条底线。其次,领导干部带头遵纪守法,所谓‘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才能让法令顺利推行。最后,领导干部执法时要公平正直,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习近平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他主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时强调:“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这是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全世界的庄严宣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历史智慧,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他引用苏辙“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来说明全面从严治党、反腐倡廉是民心所向,刻不容缓。他引用《官箴》“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来要求领导干部清白做人,谨慎克己,勤恳创业。他引用孔子“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来强调为政须自身端正。他提出,全面从严治党,要以上率下,“向中央看齐”。为此,制定“八项规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把“两学一做” 落到实处。在反腐倡廉中,习近平指出:“为了更好地推动这一工作,需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宝贵遗产。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他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老虎”“苍蝇”一起打,坚决查处腐败分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他紧紧抓住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主题,深化反腐败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巡视制度和派驻制度,提高反腐败力度;健全反腐败制度建设,制定《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提高国际追逃追赃力度。习近平说:“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加强反腐败国际多边双边合作,启动“天网行动”,加大追逃追赃力度,将一批外逃多年的犯罪分子缉拿归案。中国主动提出一系列反腐败国际合作倡议,倡议构建国际反腐新秩序,赢得了国际社会尊重。反腐败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人民群众给予高度评价。全面从严治党,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提高,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

三、向世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国话语体系,发出“一带一路”倡议,“协和万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力体现中华民族的“软实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他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对国际问题、阐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取得令人鼓舞的巨大成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一带一路”。“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贸路线,成为东方与西方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并形成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绸之路”精神。习近平借用“丝绸之路”历史符号,2013年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唤起沿线国家历史记忆,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把中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一带一路”赋予“丝绸之路”全新的时代内涵——以中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搭上“中国发展快车”,帮助他们实现发展目标。“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要求和各国发展愿望,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彰显中国作为“负责任世界大国”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展现出一个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大国应有的胸怀和心志,“以天下为己任”,大力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人类共同发展进步做出积极贡献。同时,“一带一路”符合中国经济发展内生性要求,有助于带动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倡议来自中国,成效惠及世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协和万邦”。中国古代经典《尚书》提出:“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 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其意是,古代传说,帝尧放勋,深思严谨,谦恭礼让,泽披四方,普照大地,明察俊才,亲密同族;同族和睦,民众团结,协调各国,友善和睦。深刻表达了自古以来中华民族追求光明磊落,道德高尚,家族和睦,社会和谐,“协和万邦”的理念。由此证明,“协和万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源头、历史基因与中华民族的行为方式。2015年习近平在新加坡指出:“和平发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讲信修睦、协和万邦是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将“协和万邦”点石成金,赋予中国外交时代内容,作为中华民族与各国和平共处的历史基因予以广泛传播,收到巨大成效。说明中华民族一直具有能使“九族既睦,百姓昭明,万邦和睦”的理念,中国从来就是一个爱好和平、讲求睦邻友好的国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国发展了、中国强大了,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而不是威胁,是和平而不是动荡,是进步而不是倒退。历史已经证明,中国这头醒来的“东方雄狮”不是侵略性的狮子,而是自古以来就主张“协和万邦”的狮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现代世界,随着人类发展与科技进步,特别是互联网蓬勃兴起,地球已成为“地球村”。列宁说:“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邓小平指出:“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当前,国际形势呈现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等前所未有的“新常态”。日益严重的环境保护问题、气候变化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网络犯罪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等,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构成严峻挑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逐渐成为各国共识。中华文明历来崇尚“以和邦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孙子兵法》是著名军事著作,开头却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其精髓是慎战、不战。几千年来,这些理念世代相传,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化为中国人民的基因,渗透在中国人民的血液中,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成为人人耳熟能详的基本常识。习近平初任党的总书记时就指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因此,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2014年习近平在德国指出:“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中国自古就提出了‘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国泰民安’‘睦邻友邦’‘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等理念世代相传。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2017年初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全面阐述“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不能搞“一国独霸”或“几方共治”。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他说,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做出努力,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同时,他明确表示,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打造伙伴关系、支持多边主义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国古人说:“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目标,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才能实现。中国愿同联合国成员国、国际组织和机构一道,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一论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广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指明了方向。“上下交而后能成和同之治。”“法者,治之端也。”“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在众。”“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勠力同心”,“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华民族立足中国历史、中国国情、中国国土,吸吮着五千多年历史文化积累的精神养分,延续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凝聚着十三亿多中国人民的磅礴之力,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具有无比美好的发展前景,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李晨曦